概览四大区域理事会&执委会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章程其他委员会显示未来之星委员会章程显示产业可持续及检测相关专家工作组SID显示周签证邀请函申请2024 中国代表团报名第一届代表团活动回顾中国代表团活动介绍SID显示周中国代表团SID北京分会执委会选举投票2024 SID新技术研讨会2023 SID新技术研讨会2022 SID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2021 SID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新型显示技术论坛暨2020年SID显示周技术演讲会2019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2018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2017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2016 SID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往届显示周新技术演讲会显示培训学校企业会员联谊活动SID China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新型显示技术竞赛调研活动会议介绍会议报名讲师介绍智能显示与芯片集成技术研讨会全球未来显示创新技术交流对接会Mini/MicroLED 2024年度技术进展研讨会(已延期)ICDT大会ICDT出版刊物2018年名单2019年名单2020年名单2017年名单2021年名单2022年名单优秀论文奖&优秀学生论文奖FTS技术报告购买换届选举学生分会章程上海学生分会活动换届结果通知上海学生分会介绍执委会竞选投票上海学生分会活动计划上海学生分会深圳学生分会活动计划深圳学生分会活动深圳学生分会执委会竞选投票换届结果通知成都学生分会活动计划成都学生分会活动成都学生分会执委会竞选投票广州学生分会活动计划广州学生分会北京学生分会活动计划执委会竞选投票北京学生分会福州学生分会活动计划福州学生分会CDIA 2025年申请CDIA 2024年获奖名单CDIA 2023年获奖名单CDIA 2022年获奖名单CDIA 2021年获奖名单CDIA 2020年获奖名单CDIA 2019年获奖名单SID中国区显示行业奖(CDIA)SID全球个人奖项SID China个人奖项个人会员权益SID个人会员入会申请表个人企业
技术资讯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半导体性光刻胶,利用光刻技术在全画幅尺寸芯片上集成了 2700 万个有机晶体管并实现了互连,集成度达到特大规模集成度(ultra-large-scale integration,ULSI)水平。▲ (a)光刻胶组成;(b)光刻胶聚集态结构;(c)在不同衬底上加工的有机晶体管阵列;(d)有机晶体管阵列结构示意图;(e)与其他方法的像素密度对比2024 ...

柔性和可穿戴气体传感器在物联网的发展中非常重要,但传统的金属氧化物、二硫化物气敏传感材料通常存在导电性差、灵敏度低和高功耗等问题,限制了其在该领域的应用。因此探索新的策略和方法来激活材料气敏性能仍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济南大学徐锡金、王晓团队的研究人员通过水热法制备了MoS2纳米花,再通过Co-MOF的生长以及磷化反应,成功地在MoS2表面修饰了无定形的CoP,制备了CoP/ MoS2纳米复...

为什么电子墨水显示器只能是灰色而且看起来非常乏味?它们不能有其他颜色吗?NanoBrick对这一想法在基于他们的EDP技术上设计了电子皮肤Anycolor。这一创新使用户能够灵活地运用任何颜色的电子纸,并可选择自定义的尺寸或形状。如果你有可卷曲或可弯曲显示屏的想法,那么你并不是唯一有这个想法的人。下一项革命性的显示技术注定会在几年后成为普通人的福利,它很可能会有一个更经济的选择。这就是E-S...

Ceres Holographics和伊士曼化学集团(Eastman Chemical Group)合作开发了一种挡风玻璃,该挡风玻璃在单个夹层玻璃结构中集成了多个抬头显示器(HUD)。HMI欧洲公司使用Ceres公司的技术制造了带有多个全息光学元件(HOEs)的薄膜,然后使用伊士曼公司的专有层压技术将其无缝集成到挡风玻璃中。来源:Ceres这些公司正在宣传这样一种理念:大型触摸屏等传统车载...

科技日报消息,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团队与南方科技大学等团队,协同开发了全球首个可开源的片上脑-机接口智能交互系统 MetaBOC。MetaBOC 实现了培养“大脑”对机器人避障、跟踪、抓握等任务的无人控制,完成了多种类脑计算的启发工作,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脑科学领域国际期刊《大脑》上。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物理场促进人源性脑类器官生长发育的作用,厘清了低强度聚焦超声对大脑...

匹兹堡大学与其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由血液供电的设备来测量血液电导率。近年来,代谢紊乱的病例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加,这些疾病的诊断通常是通过血液测试,传统方法比较耗时,并且很难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进行实时监测。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毫流体纳米发电机芯片设备,能够在低频下测量血液。该设备利用血液作为其集成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中的导电物质,可以通过摩擦电效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 ...

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准晶体超表面,可以同时产生全息图像和衍射图案。由黄玲玲博士领导的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表面,由一种特殊的、不重复的模式排列的微小结构组成,称为彭罗斯瓷砖。这种独特的图案允许表面同时执行两种不同的功能:创造清晰的全息图像和产生独特的光模式。该设计结合了不寻常的准晶体排列和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这双重功能。从本质上讲,这种新的表面可以投射精确的3D图像,同时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器是监测血糖的重要工具。当前这一代的生物传感器通过插入皮下组织的细金属丝来检测葡萄糖水平,皮下组织是皮肤的最深处,也是大多数身体脂肪储存的地方。医疗技术公司Biolinq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葡萄糖传感器,它不会深入到真皮层,也就是位于皮下组织上方的皮肤中间层。该公司的“皮内”生物传感器利用皮肤较浅层的代谢活动,使用一系列电化学微传感器来测量皮肤表面下的葡萄糖和身体中...

在显示技术的动态领域,创新不断突破界限,特别是随着可伸缩OLED显示器的出现。这些显示器通过实现更灵活、更舒适的外形,有望彻底改变可穿戴技术和健康监测设备。然而,传统的可拉伸OLED在拉伸时遇到了分辨率问题,因为像素之间的间隙变得突出。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Seunghyup Yoo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新方法。提出的具有隐藏有源区域(H...

日本电气硝子近日宣布推出新型半导体基板材料 GC(IT之家注:即 Glass-Ceramics “玻璃-陶瓷”) Core。相较于有机基板,玻璃基板更为坚固,表面更为光滑,更便于承载超精细电路,是先进封装领域的明星技术。英特尔、三星等一系列重要半导体企业均已在这个方向发力。然而,玻璃材质本身的脆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玻璃基板的应用:玻璃基板的最大优势是其支持构建 TGV(玻璃通孔)垂直通道,...

上海大学关于“稳定钙钛矿八面体实现高效红光 LED”的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531-9发光二极管(LED)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作为显示三基色之一的...

在最近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使用碳烯-金属-酰胺(CMA)配合物开发深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方面取得了突破。这种新型材料的特点是其线性几何形状和刚性苯并胍酰胺供体,有望在OLED应用的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取得进展。蓝色CMA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关键光物理参数。(资料来源:Advanced Materials)这项研究由Alexander...

2023年6月,苹果正式发布公司第一款MR设备Vision Pro,该设备内屏采用了4K分辨率、像素密度达3000PPI以上的Micro OLED屏幕,Vision Pro因此成为了首款使用Micro OLED实现双目8K效果的产品。图片来源:苹果由于苹果MR设备的应用,Micro OLED再次成为了显示行业焦点技术。实际上在近年VR/AR等XR设备陈出不穷的情况下,Micro OLED在微...

     具有综合功能的多刺激响应柔性材料是构建柔性智能系统的基本模块,但其合理设计仍是一个挑战。      近日,清华大学刘静/Hongzhang Wang/新南威尔士大学Jianbo Tang团队展示了一种智能柔性架构,该架构由分散在高度可拉伸的弹性体网络中的磁化的液态金属液滴敏化。过冷液态金属液滴作为微观潜热储层,其可控的凝固释放局部热能/信息流,使可编程的可视化和显示成为可能。通过...

全息显示器具有创造逼真的三维图像的能力,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未来。其操作的核心是空间光调制器(slm),它动态地操纵相干光的波前以形成图像。然而,这些设备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有限的光学扩展量。Étendue,一个来自光学的术语,指的是显示面积和衍射光的最大立体角的乘积。它测量显示器在不牺牲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在宽视场角(FOV)上投射光线的能力。由于技术限制,现有的SLMs与...

5月29日,艾迈斯欧司朗宣布推出最先进芯片技术的全新高功率LED产品OSCONIQ®P3737,深红光(Hyper Red)整体电光转换效率高达83.2%。该产品在确保光输出比(LOR)的同时,显著降低温室能源成本,凭借行深红光83.2%整体电光转换效率,协助植物照明灯具生产商将光子通提升至6.13μmol/s,同时降低能耗,使得光合作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显著提升,并缩短收获周期。OSCONIQ...

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简称“开芯院”)今日官宣,2024 年 5 月 21 日,开芯院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向会员单位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片上互联网络(Network on Chip,NoC)IP—— 研发代号“温榆河”。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开芯院在推动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技术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介绍,NoC 作为面向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除高性能处理器核之外的核心基础 IP,目前全球仅...

钠 (Na) 的含量是锂 (Li) 的 500 倍以上,最近因其在钠离子电池技术中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现存的钠离子电池普遍存在功率较低、储能有限、充电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近日,韩国科技先进研究院(KAIS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Jeung Ku Kang 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了一种可快速充电的高能量、高功率混合钠离子电池,可以在几秒钟内充满电。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崔林松教授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Samuel D. Stranks教授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提升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性能的新策略,成功突破蓝光钙钛矿LED的性能瓶颈,解决了该领域重要难题。相关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blu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reduced-dimensional perovskites》为题,于2024年...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液态金属存储器,命名为 FlexRAM,研究已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杂志。▲ 图源清华大学,引用自 IEEE.org,下同FlexRAM 是首款完全灵活的电阻式 RAM 设备,其主要成分包括悬浮并注入 Ecoflex(一种可拉伸生物聚合物)的液态金属镓液滴(用于 1/0 二进制存储值的电荷)。研究人员使用镓基液态金属来实现 Fl...